导航:首页 > 考研大全 > 创新人才培养专项计划考研报名

创新人才培养专项计划考研报名

发布时间:2021-01-22 16:00:28

『壹』 申请湖湘青年人才自然科学创新类,系统怎么进不去

湖南科技大学的文体活动包括:有校运会、篮球赛、“绿茵杯”足球赛;艺术方面,有迎新晚会,管弦乐队表演(从外面请来的,很陶冶情操);还有各个社团组织的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湖南科技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 学校始建于1949年8月成立的湘北建设学院,2003年11月经国家教育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国家煤炭工业部在南方的唯一本科院校湘潭工学院与湖南省第二大本科师范院校湘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实行中央与湖南省共建。现占地面积3107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文献总量511.01万册,其中纸质藏书246.74万册。 学校设有1个研究生院、19个教学院、1个独立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有90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8个国家特色专业、17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招生,并招收外国留学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及留学生3.5万余人。 学校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拥有教育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硕士、会计硕士等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及“硕师计划”推免权资格,并可开展同等学力人员在职申请硕士学位和高校教师硕士工作。 学校现有教职工3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83人、正高职称324人、博士学位教师670人,有国家863计划主题评审专家1人、教育部科技委委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等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有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3人,湖南省百人计划3人,湖南省教学名师、十佳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9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46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及培养对象38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及培养对象179人。 学校拥有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理论有机化学与功能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矿山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页岩气资源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探采装备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等23个国家、省部级自科类科技创新平台,有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基地、湖南省新型工业化研究基地、湖南省党建理论研究基地等9个省级社科类创新平台;有79个教学实验室(中心),其中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湖南省基础课示范实验室、13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1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实验室,51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项目;有5个湖南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卓越计划”校外实践教育基地、7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有160个固定实习基地、18个省级优秀教学实习基地。 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办学格局与育人体系。学校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近年来,主持省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75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8项,省级优秀课程、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39门。学生在德国红点设计大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毕业生以品行优秀、素质全面、能力突出而广受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和考研录取率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60多年来,已向社会输送了20余万名各类高层次人才。 学校注重科学研究与学术创新。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防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计划项目580余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近3521项,年入校科研经费位居省属高校前列;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1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4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等547项,推广新技术近100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331部;学校办有《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矿业工程研究》、《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等刊物,其中学报社科版入选CSSCI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学报,学报自科版和社科版均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毛泽东研究”专栏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等国家40余所高校和台湾地区10余所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和科学研究。近年来有多批学生赴国(境)外交流研修或攻读硕士学位,派遣多批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教师赴美国、泰国等国家开展对外汉语教学。 沐浴湘风楚雨、承载湖湘灵韵的科大人秉承“唯实惟新、至诚致志”的校训,进一步弘扬和创新矿业工程与教师教育办学特色,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加快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贰』 报考山东大学研究生有什么条件

报考山东大学研究生的条件如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志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2.应届硕士毕业生;

3.获得学士学位后6年以上,进修过硕士阶段主干课程5门以上且成绩合格,并在相应的科研领域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按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且不得跨学科报考。

(四)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66年8月31日以后出生),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五)有2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推荐,专家推荐书于复试时提交。

(六)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叁』 考研来不来得及

时间有些紧,来得及,后面的话要抓紧了。
正常的时间安排如下:
▶准备阶段
2月-3月:确定考研目标,听考研形势的讲座。考研应如何选择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准备复习。
▶复习初期阶段
4月-5月第一轮复习:可以报一个基础班,特别是数学班和英语班。不要急于做真题和模拟试题,着重于基础的复习。
6月-7月:全面关注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的辅导用书,准备暑期复习。
▶强化提高阶段
7月-8月制定一个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开始重点复习政治、巩固英语和数学,可参加暑期班,做到三门公共课同步提高。
9月:
1、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购买专业辅导用书,获取专业课考试信息。
2、强化公共课的复习效果,不断完善复习总体结构。
10月:确定十一黄金周复习计划,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梳理、查缺补漏。
10月--11月:
1、研究生考试网上报名工作开始,谨慎填报,牢记报名信息。
2、研究生考试报名工作确认开始,考生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现场确认,缴费并照相。
▶冲刺阶段
11月 第三轮复习: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的进入冲刺复习。
12月:进行模拟实训,可以报一个冲刺班进行查缺补漏,做考前整理。
▶初试阶段
12月底:调整心态,准备考试。熟悉考试环境。

『肆』 中国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是多少啊,多少分有

2018年中国医科大学专业学位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305分,公共卫生、护理、药学300分,工程260分。学术学位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300分,心理学320分。
生物学280分,生物医学工程260分,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药学、护理学300分,国家情报与档案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330分。

『伍』 请问“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报考的要求是什么

你符合条件,可以报考。

一、总体要求

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工作的亲切关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切实做好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努力培养一大批立场坚定、思想过硬,具有较高科学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二、生源范围及招生对象

1.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等7个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上述地区汉族考生应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工作3年以上,且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

2.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招生计划单列为“其他”类。

三、优惠政策

1.报考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实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等特殊政策,由教育部统一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成绩要求。对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各招生单位在录取时给予适当倾斜。

2.被录取的硕士研究生,达到招生单位确定的普通计划复试分数线的,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招生单位要及时完成考生的学籍注册;未达到招生单位普通计划复试分数线的考生,需在骨干计划基础培训基地进行一年基础强化培训,合格后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博士研究生直接进入高校(科研院所)学习。

拓展资料: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为国家定向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此计划在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之内单列下达,不得挪作他用。各招生单位严格执行汉族考生招生比例要求,不得超比例录取。

各招生单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要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调整结构对人才的实际需求,重点向理工类及应用型专业倾斜,招生比例不低于招生总数的50%。同时,为落实中央关于推进西藏等五个自治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有关要求,招生计划对五个自治区予以适当倾斜。

『陆』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的人才培养

“十五”期间,学校人才培养规模扩大,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培养层次明显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赢得了很高的社会声誉。全日制本科生规模稳步增长,全日制本科生规模从2000年的11919名增加到2005年的17526名。研究生规模则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从 2000年的3041名增加到2005年的13690名,其中在校博士研究生为2580名,在校硕士研究生超过7000人。目前,全日制本科生与研究生之比为1:0.78。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学校充分利用自身传统与优势,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多方探索,坚持并发展行之有效的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等多类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并实施了融课内与课外、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基本实验与科研训练为一体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全校公共基础课按理、工、经、管、文、法学科打通,技术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按学科大类打通,体现了基础坚厚化、专业宽广化、专业方向柔性化、培养学生个性化。
在“十五”“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的同时,学校重点建设了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实验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创新教育实践基地等十多个教学基地、实验中心和实验室,已初步建设成有特色的示范性的教学实验基地。“十五”“211工程”建设的重点项目和公共服务体系面向本科生开放;接纳一部分优秀学生参加课题研究,使学生了解科研前沿;学校制订了“大学生创新研究训练计划”,开展科研助手活动,引导学生“科研助学”。创新教育的气氛日趋浓厚,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一批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柒』 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基地简介

根据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总体要求,为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实现重庆大学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结合教育部的“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重庆大学研究生院于2003年5月成立了由研究生院直接建设,突出研究生自主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平台—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作为教育部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十一所全国首批重点资助项目,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连续7年获得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重点建设资助,是国内获得教育部资助次数最多,获得资助持续时间最长的单位之一。自成立以来,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不断开拓创新,并较早在全国建成集开放实验室、创新研究、学术论坛、访学交流、团队培育及创新实践为一体的研究生创新实践平台,在研究生创新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成效显著,并受到教育部有关部门及国内同行的好评,成为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试点的一个成功范例,2009年在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示范下,重庆市13所高校成立了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
一、“以生为本、创新为魂”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按照“一个思想、二条思路、三方落实、四项原则”的理念进行创新性人才培养。即:坚持“授人与渔”的教育思想;遵循将实验扩展为研发实践、把常规实验室拓展为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思路;从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千方百计为学生打造创新平台、建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三方面进行落实;确定了“以生为本、创新为魂”的建设原则、“启迪智慧、实践创新”的工作原则、“立足全校、09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原则,以及突出研究生自主管理的“多位一体”的管理原则。
二、“创新实践并重,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经过8年的探索与实践,托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核心平台,重庆大学构建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建设开放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搭建研究生自主研发平台;设立“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学生自主研究,整合资源优势,打造优秀研究生创新团队; 开展研究生访学交流,紧跟国际学术动态,提升学术创新能力;构建高水平创新团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研究生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共建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增强研究生科技实践能力与市场适应能力;设立多种奖励机制,提高研究生学术科研积极性,鼓励研究生科研创新;创办品牌学术活动,拓宽科研创新视野,营造浓郁校园学术氛围。
三、“多位一体,突出自主管理”的管理运行机制
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实施学校政策大力扶持、研究生院统筹建设、突出研究生自主管理、学院积极参与、大学科技园及社会共建的“多位一体,突出自我管理”的独特而有效的运行机制,吸收了一大批优秀研究生到创新实践基地进行助管、助研、助教工作。将教学、实践、“三助”相结合;创新实践、学科建设和科研相结合;研究生个人培养、导师学术研究与创新实践活动相结合,较好地协调了已有实验室、科研平台、学生论文工作、导师科研等方面的关系,让研究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并通过建立有效的“进入退出”机制,形成了动态但相对稳定的可持续管理队伍,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并适合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组织管理体系,即常务部隶属研究生院直接领导,下设创新实验室、创新中心、项目部、学术部、宣传部、设计组和网络系统开发组七个部门。
四、建立开放式创新实验室,搭建创新研究与科技实践平台
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奉行“观念开放、时间开放、空间开放、资源开放”的全开放机制,采用国家、学校以及国内外大型企业“三方共建”的方式,先后投资一千多万联合建成了11个面向校内外研究生全面开放的开放实验室,占地2000多平方米。2008年12月,借鉴创新实践基地开放实验室的成功模式,重庆大学启动“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建设计划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建设项目,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在全校范围内新建了12个观念新、体制新、机制新、功能强大、队伍精干的研究生开放创新实验室, 加强了开放实验室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强化开放实验室的实验教学与科研服务功能,提升实验室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实验能力。
开放实验室通过聘请相关领域的教授和专业技能扎实的研究生作为实验室专家和技术支持,通过通过课程选修、研究实验、研发实践、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五个层次的培养,为广大研究生自主创新提供平台,年均开设选修课程22个、专业系列实验教学212个、研究实验方案170个,开展专题培训70余场,实验室指导专家22名,参与研究生高达8万人次、教授40名。其中重庆大学·ANSYS公司联合开放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共承担科研项目12项,其中校企合作项目8项,“汽车正面碰撞设计分析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已成为西南地区汽车仿真重要实验中心之一。
五、设立“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 激励研究生自主研究与创新
重庆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是由教育部、重庆大学、重庆大学研究生院联合设立的科研基金,以“提升学术氛围、培养科研能力、支持探索创新、推动成果转化、促进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基金项目为驱动建设创新团队,强化项目过程管理,通过一次、二次立项,注重项目申报过程培养和研究方案可行性管理,每年支持一批优秀研究生创新团队开展学术研究,对重庆大学研究生开展创新项目的研究工作进行培育与资助。
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有效促进了学校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集中体现了科学共同体的战略共识, 自2003年设立以来,创新基金已覆盖全校26个学院的上百个专业,共受理创新项目809个,资助创新项目343个,包括一般项目292个,重点项目20个,优博项目19个,创业项目12个,其中博士生成员数211人,硕士生成员数1310人,计划资助金额1690710元,获得专利52项,发表论文482篇。其中2009年通过对“生物序列表征体系构建及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项目的资助,成功打造了一个以博士生为团队骨干的优秀博士生创新团队,该团队完成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期间,共发表SCI和EI论文23篇,CSCD论文8篇, 申请国家专利 8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两项(一等奖),团队负责人生物工程学院梁桂兆博士获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奖。
六、开展研究生访学交流,紧跟国际学术动态
结合“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生访学交流建设项目,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常年资助研究生(含来华留学生)携创新成果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重点支持优秀研究生通过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拓宽学术视野,了解学术动态。2009年共资助研究生访学交流项目近50项,资助金额近50万元,会议涉及美国、韩国、巴西、卢森堡、土耳其等20个国家和地区。
七、构建高水平创新团队,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结合“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项目《高水平研究生创新团队培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和“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以“整合构建、支持服务、考核评估、激励引导”为原则,利用学校不同专业研究生的丰富资源,组建结构合理、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创新团队,全面增强研究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团队意识和综合素质,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生创新团队,并通过建设开放实验室、自主开发研究生创新团队管理信息系统、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和黄尚廉院士青年创新奖等途径对创新团队的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给予多方面的支持服务和激励引导。计划到2012年累计遴选资助300个创新团队,其中2009年共有189支研究生创新团队注册,从驱动方式来看,应用研究型65支,基础研究型111支,开发研究型13支;从团队类型来看,兴趣驱动型51支,导师驱动型48支,平台驱动型90支。经过遴选,首批重点建设了50支高水平研究生创新团队。
八、设立多种奖励机制,提高研究生学术科研积极性
为保障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促进科研热情,2008年10月重庆大学校制定了《关于印发<重庆大学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奖励办法>的通知》(重大校〔2008〕379号)文件,并授权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负责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受理工作。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配合研究生院制定了《关于<重庆大学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奖励办法>的暂行实施细则》(重研院〔2008〕36号)等相关文件,并且组建网络开发组,开发出了“高水平论文申报管理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截止到2009年11月,学校共奖励高水平论文615篇,包括博士生论文380篇,硕士生论文235篇。其中材料学院吕学伟博士在校期间先后发表论文近30篇,含境外SCI 11篇、EI 3篇,专利 6项,并荣获2009年度重庆大学“黄尚廉院士青年创新奖” 、2009年度CASC一等奖、 2007年度重庆市科技创新先进个人、2006年度宝钢优秀学生奖学金和2006年度全国博士论坛优秀论文奖等。
为鼓励和吸引更多研究生个人和团队参与到科研创新中来,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重庆大学于2006年底设立了“黄尚廉院士青年创新奖”。设立至今该奖项受理了200多名青年教师、研究生和60个研究生创新团队的申请,经筛选,共表彰了优秀研究生创新团队6支(含创业团队一支),优秀研究生个人31名,青年教师31名,其中材料学院的“异种金属连接”创新团队发表SCI和EI论文9篇,获得专利1项,并荣获2008年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生创意论文二等奖。
九、创办品牌学术活动,营造浓郁学术氛围
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对研究生创新团队自发组织的学术沙龙等学术交流活动提供场地与设备、策划与宣传、主持与组织等相关支持服务,同时围绕优秀研究生创新团队迫切需要和普遍关注的主题,每年开展“名家会客厅”、“专题技术系列培训”、“教育创新计划主题活动”、“全国赛事”、 “企业零距离”和“项目专题研讨会”、《中国研究生》杂志重庆通联站建设等系列学术活动,并每年举办重庆市“科慧杯”创新实践大赛和重庆市研究生创新实践征文大赛,通过依托《创新与实践》月报、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网站、创新团队管理信息系统、创新基金管理信息系统等管理与媒体平台,重点宣传和报道研究生人才培养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研究成果及活动资讯等内容。其中2009年开展各类品牌学术活动和创新研究实践活动100余场,参加学生近8000人次,参与教授近300名,发布各类创新新闻报道近200篇,投入建设经费和各类奖励近300万元,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浓郁的学术氛围。
——“名家会客厅”学术讲坛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及知名学者面向研究生创新团队做学术报告,探讨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热点话题,启发创新思维。在2008-2009学年,共举办学术报告37场,嘉宾涉及美国、欧盟、英国、意大利、奥地利、巴勒斯坦、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参与的创新团队成员6000余人次。
——研究生创新中心以科技创新基金为依托,组织并开展了“立项学术研讨会”、“优博项目座谈会”、“项目结题汇报暨经验交流座谈会”等基金学术交流活动,为研究生创新团队提供经验指导和智力支持。在2008-2009年,共举办“立项学术研讨会”75场、“结题汇报暨经验交流座谈会”15场和“优博创新团队座谈会”4场,参与创新团队成员8000余人次。
——研究生开放实验室通过邀请学校知名教授定期为研究生创新团队开展系列专题培训,并制定配套教材。在2009-2009学年,创新实验室已开展嵌入式ARM培训、DSP培训、Adobe Photoshop CS专题培训、虚拟仪器培训、office高级培训、ANSYS培训、SPSS培训等17场专题培训,累计参与创新团队成员4550余人次。
——“科慧杯”重庆市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通过搭建重庆市各大高校研究生创新团队与企业等社会组织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开展横向课题的引进活动,达到促进高水平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的目的。2009年9月,第三届“科慧杯”重庆市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落下帷幕,参赛单位包括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8所高校,合作企业达26个,参赛团队达31支,参赛项目涉及了生物工程、行政管理、机械电子、光电工程、计算机软件等18个学科。
——项目研发部通过举办“BOSS有约”、“企业参观”和“企业实习”等多种校企合作活动,重点引导研究生创新团队走进企业,了解企业运转流程,提高团队成员的工程实践能力。在2008-2009年,项目研发部已成功举办了多项大型校企合作活动,如可口可乐(重庆)饮料有限责任公司高层领导“事业导航”之2008高校学生职业化成长辅导项目启动会、与江苏昆山市人事局合作组织的2009年博士生暑期实习活动和可口可乐(重庆)企业参观等,直接受益创新团队180支,受益博士生95人次,硕士生730余人次。
——重庆大学通过组建高水平研究生创新团队参加全国赛事,激发创新团队积极性,提高创新能力。在2008-2009年,重庆大学共举办9场全国性赛事,其中我校参赛项目《基于 Nios II 的多用途无线防盗监控系统》在“2009Altera 亚洲创新设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指导老师何伟荣获“卓越导师奖”荣誉称号。
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将研究生人才培养与学校“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建设和“985工程”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引领作用,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拓展人才培养途径,保障研究生创新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坚持扎根重大,立足重庆,面向西南,引领全国,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性人才。

『捌』 考山东大学研究生有什么条件

四、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进修过本科主干课程6门或6门以上(须提交成绩单原件,成绩合格),通过大学英语四级(CET-4)水平考试或四级考试成绩达425分以上(含425分),并承担过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前3位)或在公开出版(带CN号)的学术刊物(不含增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或2篇以上,且符合所报考专业具体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的各项要求。
(2)之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名参加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报考人员须为符合国家规定的临床医师资格证报考条件并同时符合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报考条件的本科毕业生,报考专业应与本科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对于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原则上不得报考。
5.报名参加除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三)报名参加我校单独入学考试的人员,一般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
3.报名时须经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并出具同意报考介绍信,并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
4.报名参加我校单独入学考试的人员可报考学术型各专业以及[0852]工程硕士、[1051]临床医学硕士、[1052]口腔医学硕士、[1053]公共卫生硕士、[1054]护理硕士、[1055]药学硕士等6个类别的专业学位专业。
(四)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和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等专业学位外,其它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均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跨学科报考。
(五)凡按规定可接受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均可接收推免生。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统考。

『玖』 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计划)

当前,伴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宏伟目标的提出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公布,结合我校金融学科发展的历史、现实与未来趋势,为了紧跟时代发展对新型金融人才的客观需求,根据省教育厅实施《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强调专门人才教育,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单一型人才轻复合型人才。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专业划分过细,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学生知识面狭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创新能力较弱。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要求未来的人才不仅具有全方位、多角度、高发散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而且还应具备尽可能多的专门知识,具有进行跨学科综合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对于省属地方本科院校,在主要培养面向基层一线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目标前提下,如何因材施教, 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继续发展创造适合的培养模式和成长环境,向社会输送一批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外向型金融人才群体,是实验班教学改革方案设计的出发点。
国际金融实验班为了突出人才培养的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从制度创新入手,以科学合理的制度作为教学改革的动力和保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生源优选制度。招生时设置硬门槛,确保优质生源。在新生入学时,对报考实验班的生源既有总分要求,即达到和超过一本线,又有结构要求,英语和数学成绩达到110分以上,设置硬门槛,择优选拔符合要求的学生进入实验班。
(2)优选淘汰制度。为了引入良性竞争,形成适度的激励约束机制,规定实验班在第一、二学年分别末位淘汰10%和5%的学生,同时在第一学年末对于其它同年级同专业班级排位前五名的同学给予申请优选进入实验班的机会。
(3)导师制度。为了加深了学生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培养专业知识学习和加强科研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实验班教学改革领导小组从全院选聘优秀专业教师担任学生的指导老师,对学生专业学习、就业和考研等方面实行四年全程指导,具体包括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帮助确定学习目标、指导选择专业选修课、制定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和巩固课堂学习的内容等等。
(4)创新学分制度。为了鼓励实验班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颁行创新学分管理办法,对在学术研究、学科竞赛、科技成果、专利发明、文艺和体育等六个方面取得高水平成绩的学生认定给予创新学分。这个制度对鼓励实验班的同学积极参加各种有益于综合素质培养的活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实验班还通过创新专项奖学金制度、考试管理制度、订阅专业学术期刊和开放专业阅览室制度等方式促进了实验班良好学风的形成。

『拾』 请问考研报名需要注意什么

以年考研为例,2017考研网上报名12个注意事项:
1、建议教育网用户登录http://yz.chsi.cn;公网用户登录http://yz.chsi.com.cn,访问速度会有差异;
2、实名注册,请牢记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每个注册帐户提交多条网上报名数据,无需重复注册。注册用户直接与报名号对应,是查询报名号的唯一方法,在后期的信息查询、准考证下载和调剂系统中继续使用;
1)如果填报志愿后还想填报其他志愿或填报错误,无需重复申请注册一个新的账户,即可填报多条志愿信息(但现场确认时只能确认其中一个志愿)。
2)大家要牢记用户名和密码,不要随意透露给他人,以免报名信息泄露,影响报名。
3)密码忘记后可以通过邮箱及电话等方式验证修改。
3、 请不要开启有网页拦截功能的软件;招生单位、考试方式、报考点等要慎重选择,一旦生成报名号后则不可以修改;如确实需要修改,请添加新的报考信息,原有报考信息所对应的报名号现场不确认则自动作废;
1)需牢记报名号,一个报名号对应一个志愿,即原则上在报名时可以选择多个志愿,但现场确认时只能确认一个志愿,其他志愿自动作废。
2)一定仔细查看公告,牢记现场确认的时间,尤其是往届毕业生,不要错过,否则志愿将作废,今年无法报考,大家可以关注新东方网考研频道考研微信,我们会第一时间推送有关现场确认的消息。
4、填报信息时,请认真阅读报名页面的提示信息,准确填报,带*的文本框为必填内容,证件号码等使用半角英文输入法输入;
5、 填报信息时,请认真阅读报名页面的提示信息,父母信息和学习经历均至少要完整填写一项;
6、报考专业名称前面有“(专业学位)”字样的为专业学位的专业,其他为学术型专业;报考研究方向名称前面有“(全日制)”字样为招收全日制研究生的专业研究方向,有“(非全日制)”字样为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专业研究方向;
根据教育部9月14日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
将统一组织实施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录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招生简章须明确学习方式、修业年限、收费标准等内容。考生根据国家招生政策和培养单位招生简章自主报考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研究生。
所以今年报名时,信息填报需填报报考研究方向,大家需要根据自己报考专业的要求选择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填报前注意查看目标院校公布的招生简章,注意看报考专业是全日制研究生还是非全日制研究生。
7、报名过程中,请认真阅读各省市招办、招生单位和报考点发布的网报公告,由于违反公告造成无效报名考生自行负责;
网报公告的内容包括报考条件、报名流程、报考点选择、报考费、现场确认时间以及招生单位和报考点的相关规定等内容,关系到报考点的选择、现场确认需携带的材料以及是否需要进行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认证等关键信息,后续新东方网考研频道考研微信还会为大家解读网报公告该抓住哪些报考重点来帮大家指导报考。
8、牢记网报系统生成的报名号,报名号是考生在报考点现场确认和照相的重要信息,如遗失,可凭考生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网报系统查询;
9、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甘肃、宁夏等报考点报考的考生,需要网上支付报考费;
今年在吉林、黑龙江、海南、甘肃等报考点报考的考生也需在网上支付报考费哦。
10、修改或查询自己的报名信息,其中招生单位、考试方式及报考点等信息是不可修改的内容;请在网报结束前登录确认所填信息,建议将所有信息保存;在需网上支付的报考点报考的考生请检查网上支付是否成功(银行卡扣费即为成功支付);
11、预报名期间的报名信息是有效数据,不需要重复填报;
12、现场确认时间在2016年11月7日至12日之间,具体安排请查看各省级招办发布的网报公告http://yz.chsi.com.cn/sswbgg/
1)记得保存报名信息、检查网上支付是否成功,报名要趁早,有问题可以及时补救。
2)预报名后如无需修改,报名信息即有效,无需重复填报确认。
3)查看公告后要牢记你选择的报考点的现场确认时间,重要的话还要说三遍!大家可以关注新东方网考研频道考研微信,我们会第一时间推送有关考研报名、现场确认等相关消息。


阅读全文

与创新人才培养专项计划考研报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32014南开大学国家奖学金名单 浏览:560
专升本考生考研复试 浏览:354
研究生给导师写自荐信被婉拒了怎么回复 浏览:470
2020中科大非全日制分数 浏览:747
江西非全日制研究生 浏览:1
2016全日制自考学校 浏览:86
考研广播电视学分数线 浏览:465
研究生什么年龄能考试 浏览:580
中科院大学研究生考试培训 浏览:43
全日制大专免考免试入学 浏览:943
考研在学校租房子 浏览:543
上海全日制专升本报名 浏览:924
事业单位必须是全日制学历吗 浏览:233
出国读研澳洲 浏览:340
金融研究生考英语考试 浏览:43
云南大学研究生比较好的专业 浏览:32
本科生考在职研究生报考时间 浏览:173
密码学专业考研科目 浏览:996
工程学院针对的考研的学校有哪些 浏览:982
研究生考试366分 浏览:123